陈玉平像对待自己妈妈一样照顾家婆,而这一照顾就是十几年。上了年纪的家婆陆续被查出严重的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并在去年中风行动不便,不仅无法帮忙照料家里,还需要陈玉平夫妇服侍。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婆,她辞去工作,买菜、洗衣、做饭等家务活外还变成家婆的特别看护。为给家婆挂专家号复诊,陈玉平凌晨4时多起床骑着电动车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排队挂号,十几年的时间里每周都有一次,直到医院推出微信挂号;大病后的家婆脾气变得暴躁,记忆力减退,陈玉平就像疼小孩子一样耐心安抚;家婆出门理发不方便,陈玉平就自学理发技能……
除了家婆,还有一个人从小就享受着陈玉平换位思考的优待,这个人是陈玉平的继子——叶泽林与前妻的孩子,生母去世时,他才十岁。也许是因为同病相怜的缘故,陈玉平从嫁入叶家的第一天开始,就对这个“大儿子”怜惜有加,甚至为了照顾他的感受,她在“小儿子”牙牙学语时就让他跟着哥哥一起唤自己“叁婶”。
积善之家,必有余沁。陈玉平无声的呵护和榜样换来的是一对儿子的尊重和孝顺。如今,大儿子在罗村上班,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陪奶奶聊天,然后就帮妈妈做些家务;小儿子则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,学业、综合能力俱佳。每到假期家人团聚时,看着亲密无间的两兄弟,陈玉平就觉得无比幸福。(佛山市文明办)
(责任编辑:杨炜敏)